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动态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法规标准 专家委员会 产业园区
您现在位置: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 >> 新闻中心 >> 浏览文章

两会代表建言食品安全

来源:中国食品报 糖酒快讯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网   2015/4/1 15:56:01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针对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代表与委员提出了许多食品安全提案与议案,值得关注。

王景海代表建议:进口奶粉应标注制粉日期

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在国外生产原料基粉,国内加工。现在产品并没原料基粉的制粉日期,只有最后成品的出厂期。奶粉长时间放置,营养成分会流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景海建议,进口婴幼儿奶粉应标注制粉日期。

人大代表建言网络食品店规范管理挂出营业执照

网络购物如今成为时髦的生活方式,在网上购买食品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第八届安徽省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建议,网络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形成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霍学喜在两会上带来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形成机制的提案。霍学喜认为,国家标准的制定须恰到好处,要注意不能脱离实际。另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形成中要重视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推动政府标准不断升级,建立和完善我国自上而下食品标准体系。

人大代表宗庆后建议:

1、加大打击网络谣言

“自媒体时代”的开启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网络谣言的肆虐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大顽疾。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娃哈哈深受其害”!他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大对网络谣言的刑事打击力度,尽快建立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保障公众对真相的知情权。

2、饮料换个口味都要审批 改革力度还要加强

宗庆后表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花大力气确实取消了很多审批事项,但是还有一些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他今年提出了《关于将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到位的建议》,建议优先清理针对企业的审批事项,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执行;不在审批清单内的即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企业可以放手大胆的干。政府制定标准,把不该管的交给市场,从事中和事后加强监管问责。

3、推进全民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工作

“现在不少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并不是真正源于食品安全事件,而是科学真相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形成了‘信息真空’,客观上加深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宗庆后在今年两会建议中这样说到。他建议推进我国全民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工作,要以儿童教育、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同时要贯穿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他认为,加强食品安全全民教育,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声音去传递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促进全社会食品安全基本认知的形成,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能力建设,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海南政协委员建议:

1、建全国统一食品安全黑名单

为了加强和完善黑名单制度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食品安全黑名单体系的作用,住海南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黑名单平台系统,设立标准一致的制度规定;设置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把关,确保公示的信息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及时更新信息,每周更新数据,使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各界和消费者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制定权威的食品安全评价机制,让消费者更容易掌握和判别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及信用情况和黑心食品,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共同防范和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

2建立食品药品警察队伍

“我国目前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小马拉大车’局面,力不从心。”住琼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内设立食品药品警察队伍,并赋予其与监管职能相适应的监管手段。

委员们认为,设立食药警察队伍,能够对严重违法甚至犯罪的食品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采取临时人身限制措施,以防止其藏匿或毁灭证据;能够对违法犯罪经营场所进行搜查;能够对严重违法犯罪经营者与食品经营有关的资金往来信息进行查询和必要时进行资金冻结;能够对构成犯罪的食品案件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直接向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严琦:

1餐饮转型亟待产业指导意见出台

针对餐饮业转型调整,严琦递交了《关于吁请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餐饮业结构调整和持续稳定发展的意见〉的提案》。在提案中,他认为餐饮企业正处于转型调整时期,政府应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餐饮业结构调整和持续稳定发展的意见》,通过整体政策设计为中国餐饮转型发展指路领航,为中国餐饮行业结构调整,迎接中国餐饮行业下一个黄金时代到来打基础。

2、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 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餐饮行业应该公开安全食材,并定期公布餐饮“红黑榜”,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得优秀的供应商,通过主流报刊、网站公布,以便消费者知情,起到更有力的监督作用。

范现国代表建议:

1鼓励使用发泡塑料食品包装

全国人大代表范现国提出了“关于鼓励使用发泡塑料食品包装的建议”。据悉,发泡塑料学名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PSP即是指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容器,具有耐油、抗水、保温隔热的性能。目前除中国大陆之外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一直在生产和使用发泡餐具,并且还在不断开发发泡餐具的新产品。

2全国中小学校开展食品安全选修课

范现国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教育应该作为基础教育、全民教育,尽快进入中小学课堂,让食品安全教育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这是国家对人体健康的长线投资。

据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教育。在韩国和日本,对中小学生的饮食教育已经从中小学开始。早在2005年,日本便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并将这一课程写入法律,将“食”纳入基础教育,与德、智、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国强调中小学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日本等国是“德食智体”全面发展。

食品行业需提高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赖学佳表示,农副产品应纳入食品安全法进行监管。“目前农副产品仍属于《农产品质量法》管理范畴,相比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现行监管办法在处罚等方面力度过轻。”

赖学佳表示,上游农副产品本质仍属于食品,其品质高低对下游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影响巨大。希望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能将农副产品纳入监管范畴,进行通盘管理,避免出现“下游倒逼上游”的情况出现。

在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看来,我国的食品行业也应该提高门槛。

卢庆国表示,目前,食品企业太散、太小,入门门槛太低,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国家在搞土地流转,集中种植,食品行业是不是也要适当地有一些门槛,把一些水平太低的挡在外面,对食品安全管理可能会好一些。”

另外,卢庆国还表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情绪,对中国食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造成了负面影响,希望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提升公众能对食品产业信任度。

“对于胡萝卜素、花青素,消费者认为都是有益身体健康的物质,但用到食品中,这些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就受到排斥。”卢庆国认为,除了政府部门要提高食品从业门槛以及建立企业诚信记录之外,食品知识科普工作也非常重要,应培养公众理性对待包括食品添加剂在内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

全国政协委员李奇对于提高食品企业的门槛也表示赞同。李奇表示,《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以及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都让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逐渐好转。但在一些城市的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由于从业者素质不高、在食品生产规范上的把控不严等都容易造成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在监管时应该将农村地区、小型企业、作坊式生产列为监管重点,并且提高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