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动态 新闻中心 行业信息 法规标准 专家委员会 产业园区
您现在位置: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 >> 行业信息 >> 浏览文章

网络谣言近半坑害食品 辟谣须抢速度有力度

来源:本站原创   2018/8/1 10:16:07点击数(0)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7月27日,以“新监管时代 食品谣言防控与治理”为主题的2018中国食品辟谣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食品行业专家等近200人共同探讨网络食品谣言的防控和治理。2018中国食品辟谣论坛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新华网主办,是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方发力强化谣言治理和食安科普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论坛致辞中表示,食品谣言的防治与治理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有力地监管,还需要企业、协会、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更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满意度和品牌美誉度,筑牢食品安全公信力,让谣言没有生存空间。同时,还需要提高食品信息的可获得性,让老百姓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此外,高延敏认为,食品安全仍不可松懈。为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将继续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民族食品,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以及满足特定人群需要的功能性食品,加强传统行业与智能化的结合,充分调动和培育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发挥研发团队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食品品质并逐步向国际品牌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强食品企业诚信体系、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宣传工作,组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心为广大中小食品企业提供培训、检测等服务。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两化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技术体系,加大食品科普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选择具有独特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创新消费品推向社会。

  “科普教育是抵制食品谣言的关键。”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表示,今年辟谣联盟聚焦大市场监管体系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食品辟谣的宣传工作,并在定期发布食品辟谣权威信息、及时开展线下辟谣活动、开展多项关于食品的科普活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平台等四方面发力。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应急处处长方晓华认为,谣言产生并传播的最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作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将积极主动加大正面宣传,在“产出来”“管出来”的同时做到“讲出来”,用科学的声音占领舆论阵地。方晓华表示,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谣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乃至成为引发舆情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2018年上半年,网络中先后出现“吃草莓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喝茶等于喝毒药”等多组谣言,使一些消费者无所适从。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巡视员王东表示,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监管理念,给公众准确、公开、透明的信息,不断完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与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精准处置问题产品和企业,严守“最后一公里”,密切关注境外食品安全事件,妥善应对处置。“谣言止于公开,互信源于透明,我们将继续重视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积极主动公开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从源头避免网络谣言的传播扩散。”王东说道。

  论坛上,新华网政务大数据事业部总监吴新丽介绍,网络谣言可分为健康与养生类、食品安全类、医疗健康类等。其中,食品类谣言占比高达45%。以“小龙虾的致命真相”谣言为例,该谣言从6月10日开始传播,到6月23日基本结束,传播时长两周,传播总量688篇。谣言的传播渠道包括新闻、论坛、微博、微信、APP以及境外新闻。其中,微信占比最大,微博其次。对此,吴新丽建议:“辟谣应该在谣言泛滥且网民活跃度高的平台上第一时间辟谣,同时在新闻网站、APP等公信力较强的媒体上进行辟谣,可以快速将辟谣信息传播出去。在辟谣过程中,时刻注意网民舆论的变化,随时准备进行引导以及二次辟谣。”

坚守品质食品企业要主动攻破谣言

  食品谣言的防治,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有力地监管,更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满意度和品牌的美誉度,筑牢食品安全公信力,让谣言没有生存空间。

  食品企业如何面对食品谣言?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卓越品质是攻破食品谣言的利器,也是稳定消费者信心的基石。张轶鹏呼吁,治理食品谣言需在法律层面加大对造谣者、传谣者的处罚、追责力度,提高震慑力。“将谣言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法治应成为食品谣言的‘终结者’。”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事务副总裁黄忻表示,治理谣言仅凭企业和司法机关的力量远远不够,蒙牛倡导社会共治,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谣言的治理队伍中,构建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控网。为此,她建议,持续加大正面传播的音量,不断提升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消费信心,同时加强立法,依法有力地打击谣言传播的黑色产业链。其次,借助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打击食品谣言。针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立专门的谣言监测机制和处理机制,在谣言大幅传播之前进行遏制。另外,还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谣言的甄别能力。同时,食品企业继续发挥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据了解,截至2018年6月,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举办了12次专项落地活动,发布了60余条权威辟谣信息,邀请500余家(次)媒体参与食品辟谣活动。为积极响应9部门联合开展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加大食品保健食品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治理力度,本次论坛发起《保健品行业自律公约》,碧生源、金士力佳友、隆力奇、新时代健康产业等多家保健品企业现场签署公约。